新都商城>图书商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6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6.00 商品编号:9981
      • 折 扣 价:¥23.00已优惠¥23.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
        版  次:2016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贵州省省直及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政治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7
                    第1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7
                    第2节  辩证唯物论★★★10
                    第3节  唯物辩证法★★★12
                    第4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7
                    第5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21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6
                    第1节  毛泽东思想概论★26
                    第2节  邓小平理论30
                    第3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3
                    第4节  科学发展观33
                    第5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
                第3章  中共党史36
            第二篇  法律
                第1章  法理学47
                第2章  宪法51
                    第1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51
                    第2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4
                    第3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55
                    第4节  国家机构★★★57
                第3章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63
                    第1节  刑法概述★★63
                    第2节  犯罪与刑罚★★★65
                    第3节  刑事诉讼法★★★70
                第4章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75
                    第1节  民法概述★★★75
                    第2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78
                    第3节  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81
                    第4节  婚姻与继承★85
                    第5节  民事诉讼法★88
                第5章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93
                    第1节  行政法概述★93
                    第2节  行政行为★★94
                    第3节  行政诉讼法★★★99
                    第4节  国家赔偿103
                第6章  经济法105
            第三篇  经济
                第1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5
                    第1节  市场经济★115
                    第2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9
                第2章  微观经济121
                    第1节  市场主体★121
                    第2节  市场机制★122
                    第3节  市场竞争126
                    第4节  收入分配★★★127
                第3章  宏观经济129
                    第1节  宏观经济调控★129
                    第2节  财政与税收★★★130
                    第3节  货币与银行★★133
                第4章  国际经济136
                    第1节  国际贸易★136
                    第2节  汇率★★137
            第四篇  历史人文
                第1章  历史常识145
                    第1节  中国古代史★★145
                    第2节  中国近代史★★★153
                    第3节  中国现代史★★157
                    第4节  世界史★160
                第2章  文化常识164
                    第1节  中国文学常识★★164
                    第2节  外国文学常识★169
                    第3节  其他文化常识171
            第五篇  自然科技
                第1章  自然常识183
                第2章  科技常识192
                    第1节  高新技术及其成果★192
                    第2节  新中国科技成就★195
                    第3节  生活百科★199
            第六篇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第1章  事业单位概述209
                第2章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212
                    第1节  概述★★212
                    第2节  职称制度213
                    第3节  考核制度214
                    第4节  工资制度★215
                    第5节  培训制度216
                    第6节  聘用制度217
                    第7节  岗位设置制度218
                    第8节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219
                    第9节  处分制度220
            第七篇  管理常识
                第1章  行政管理225
                    第1节  政府职能★★★225
                    第2节  公共危机管理★★226
                第2章  行政组织228
                    第1节  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特点及类型228
                    第2节  行政组织结构230
                第3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232
                    第1节  行政决策★232
                    第2节  行政执行★233
                第4章  行政监督237
                第5章  社会管理239
                    第1节  社会管理的内涵及发展239
                    第2节  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240
            第八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1章  公文写作245
                    第1节  公文概述245
                    第2节  公文的格式★★248
                    第3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255
                    第4节  通用公文写作★★★256
                第2章  公文处理263
            第九篇  文章写作
                第1章  无材料作文273
                第2章  材料作文280
            第十篇  国情省况及时政热点
                第1章  我国国情289
                    第1节  国土与资源★★★289
                    第2节  人口★★294
                    第3节  我国的世界遗产★★296
                第2章  贵州省况298
                第3章  时政热点303
                    第1节  时政热点解读★★★303
                    第2节  国内外时事要点★★306

         

        文摘

        第一篇  政治

            1. (单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D. 运动规律
            2.(单选)社会意识形态的突出特点是()。
            A. 普遍性B. 特殊性
            C. 长期性D. 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3.(多选)“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 理论脱离实际B. 经验主义
            C. 教条主义D. 理想主义
            4.(判断)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5.(单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地说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A. 改革
            B. 发展生产力
            C.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D. 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
            答案
            1.C2. D3. AC 4. ×5. A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本章要点·核心归纳
            视频讲解
            本章主要包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内容。考查难度相对来说较大,但考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熟练掌握的相关考点知识来解题,一般不会做错。因此,备考时,考生尤其要注意对相关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
            本章核心要点如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等。
            2.唯物论。包括物质和意识及两者的关系等。
            3.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和发展、三大基本规律、五大范畴等。
            4.认识论。包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等。
            5.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第1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考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认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一切唯物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特别注意
            A.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判断)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故本题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2  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派别历史形态具体观点示例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速记口诀】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5)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速记口诀】形而上者孤静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1)原子是“宇宙之砖”;
            (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两大派别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速记口诀】主观唯心强调内心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强调人的内心的作用,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1)“心即理也”(陆九渊)
            (2)“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
            (3)“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客观唯心主义
            【速记口诀】客观唯心有神论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提倡有神论,强调上帝或者神能创造一切(1)“道” (老子);
            (2)“理在事先”(朱熹);
            (3)“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4)理念论(柏拉图)
            (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万物皆备于我B. 吾心即宇宙
            C. 理在事先D.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解析CD。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成事在天”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A 项和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因此,本题选择CD。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的提出,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真题再现Zhen Ti Zai Xian
            (单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
            A. 革命性B. 实践性
            C. 物质性D. 科学性
            解析B。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根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因此,本题选择B项。

        第2节  辩证唯物论★★★
        考点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观
            1.物质的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2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能动性
            1.意识的概念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单选) 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了()。
            A. 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 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 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解析B。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订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所以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物质进行改造和创造,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VS意识
            真题再现Zhen Ti Zai Xian
            (单选) 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 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 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 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解析A。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4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与时空观
            1.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特别注意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错误观点示例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2.时间与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3节  唯物辩证法★★★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1.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真题再现Zhen Ti Zai Xian
            (单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获得满意的收视率,还引发了美食连锁效应,带旺了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等相关销售。这体现的哲理是()。
            A. 价值评价具有主体性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解析D。纪录片的热映带动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等周边销售,反映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哲理。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整体和部分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整体统率部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部分制约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真题再现Zhen Ti Zai Xian
            视频解析
            (单选) 近年来,某旅游城市的部分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园门票收入锐减,旅游总收入却大大增加,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B.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解析B。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门票收入锐减,但门票收入仅是旅游总收入的一部分,而此项措施却带动了旅游产业整体总收入的大大增加,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发展
            2.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考点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辩证关系方法论意义示例
            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坚持适度原则;
            (2)重视量的积累;
            (3)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循序渐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与
            次要矛盾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消长、转化,推动事物量变、质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即既要看到矛盾同一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重点论”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3)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4)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哄而起”等错误的做法(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同一性;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对立统一;
            (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矛盾的特殊性;
            (4)“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重点论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1)坚持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反对循环论和形而上学;
            (2)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问题“冰—水—汽”;“团结—批评—团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真题再现Zhen Ti Zai Xian
            视频解析
            1.(单选)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让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体现的哲理是()。
            A. 客观规律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 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D.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B。从题中“小步走、渐进式”“必要的准备期”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量的积累的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单选)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解析C。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呈现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的状态。选项C正确。
            视频解析
            3.(单选) 任何树都是一样的,它越是向往高处温暖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深深的土地。这体现的哲理有()。
            A. 矛盾双方相辅相成B. 矛盾具有普遍性
            C.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D. 矛盾具有特殊性
            解析AB。题干中“向往高处”和“伸向深深的土地”体现了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从“任何树都一样”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因此,本题答案为AB。
            视频解析
            4.(单选)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解析D。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即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选项D正确。

        考点3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因果关系
            1.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过程引发另一个过程,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因得到“立”的果,“不预”的因得到“废”的果)
            地球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和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公转、自转是因,产生四季和昼夜是果)
            必然与偶然
            2.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性质或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而某一具体人物来充当这一历史角色,则是偶然性的)
            特别注意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
            视频解析
            (单选)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体现出来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B. 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
            C. 偶然性通过必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解析D。A 项与本题无关。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因此B、C两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
            现象与本质
            3.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的关系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热闹”和“门道”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言”“行”为现象,“心”为本质,即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闪电(现象)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和负电相遇而发生的猛烈的放电过程。
            可能与现实
            4.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形式与内容
            5.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与这些要素的结构、表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例:东施效颦。(东施学到的只是西施的“形式”,并未学到“内容”)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